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-行为导向教育,促进师生共同成长

 文化典范     |      2022-01-26 15:10
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从2008年开始实施“行为导向教育”,从管理行为的优化、教师行为的优化、学生行为的优化三方面入手,提升教育质量,保证学校可持续性发展。
 
学校在管理上突出“服务”二字,通过暖心工程更好地为教师服务、为学生服务,帮助师生解除后顾之忧,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。
 
学校的各项制度均通过职工代表大会、家长委员会决议形成,校长通过规范的规章制度行使管理学校的权力,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。
 
在劳动纪律方面,学校教师每周有6个小时的机动假,还有门诊假、陪护假、友情假等。人文关怀的制度,体现了学校“柔”的一面。
 
学校均衡配备班级任课教师,不分重点班。在分班仪式上,学校会邀请教育局代表、教师代表、家长代表现场监督,赢得了教师、学生、家长的一致认可。
 
学校通过构建学业质量保障体系,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,对教师行为进行优化。“教学目标前置”的课堂教学改革,从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出发,让教师、学生知道“到哪里去”“怎么去”“到了没有”。
 
 
 
 
 
为实现课堂优质高效,学校组织各学科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,编写校本教材。校本教材在设计上遵循“育人原则”和“四精原则”,赋予作业更多的增进学生交往、互动、理解、体验的社会学意义,实现“育分”和“育人”之间的融通。精心选择作业内容,拒绝重复和低效;精准对待不同学生,科学设计分层作业,倒逼课堂向高效转型。
 
截至目前,学校自行编写教学《双向细目表》70册、《课堂检测》36册、《口算卡》12册。这些成果至今仍在使用,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,而且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,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学校社团活动。如学校的机器人社团早已走出国门,到美国、澳大利亚参加比赛,在国内机器人大赛中更是屡屡夺冠,真正体现了“双减”政策下的提质增效。
 
学生行为的优化体现在做人、善学、乐群三个方面,学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、社会公益实践活动,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。
 
学校创新班级管理模式,实行学生自主管理,通过“五星班集体”考核制度,倡导学生做班集体的主人。采取“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”的管理模式,让学生设计班级名片、参与班级管理,发挥其主观能动性,提高其自律意识和管理能力,同时在学生的“律己、律他”中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。科学的管理模式,使学校校园井然有序,学生在管理和被管理中实现健康成长。